市财政局消息,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持续恢复,与之匹配,一季度,全市公共预算支出1124亿元,增长12.7%。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切实保障,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巴南区鱼胡路13号,是一个有着18年历史的老旧小区。2019年,当地对这个小区启动了改造提升,今年初改造完成后,这里路面焕然一新,休闲凉亭、健身器材、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像这样的改造提升项目,巴南区今年已启动了10多个。据巴南区住建委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陈知遥介绍,当地投入资金1.65个亿,总体改造面积67.75万方。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直是重庆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今年一季度全市财政支出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人居环境改善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比达到80%左右。
进一步看,体现出向重点领域倾斜的态势,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幅达到81.8%,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就感受到了红利。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的渝丰科技最新研发的网络神经线缆,一经投产便收获大量订单。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离不开持续的科研投入。公司的研究院主任李志均具体介绍说,近年来公司技改投入累计4000万元以上,获得各级财政奖补近千万。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获得了江津区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将用于公司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
今年一季度,我市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岛、两江四岸、轨道、铁路等重大项目上也加大了投资强度。走进广阳岛,生态修复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预计在今年6月底前完工。长江书院、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也已经破土动工。
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总监李卫东说,今年预计建设投资资金保障会达到34个亿,在市财政局和金融机构的助力和社会资本的参与下,各项资金得到充分保证。
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虹表示,该部门将优化支出结构,继续提高财政支出的精准性,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积极主动做好各项重点支出的保障,确保财政投入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达到有效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