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稳舵定锚行致远 财政为民谱新篇
稳舵定锚行致远 财政为民谱新篇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财政办公室
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辖区面积39.67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1个村,现有户籍人口3.5万人,常住人口约6.5万人,是国家级物流枢纽和新能源汽车现代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承载地。近年来,鱼嘴镇财政办公室坚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工作思路,在“抓主业、强经济、惠民生、优队伍”等方面找准突破口,不断做优支出、做强保障、做细监管,为鱼嘴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聚焦主责主业
筑牢稳定发展根基
一是立好规章制度。修订完善镇、村(社区)财务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办法、工程招投标、固定资产管理等重点规章制度,对区级限额以下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项目,由财政办、党政办抽调专人组建专班参与标书审定、开标监督等环节,确保全镇项目工程在“阳光”下运行;每年开展2个村(社区)与重点项目的内部审计,通过内部业务活动的规范管理,查找工作漏洞,补齐工作短板,促进全镇管理方式和机制运行迭代升级。
二是管好预算执行。从严从紧加强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安排支出;实时监测全镇预算执行情况,合理调度支付进度,及时纠正预算管理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每季度党委会专题研究财政工作,通报预算执行进度、专项资金争取、存量资金盘活及往来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用好绩效评价。树牢“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对所有项目支出开展绩效监督与评价,一般项目采取科室绩效互评,重点项目率先在街镇试点“百姓评价”机制,通过“群众评价—情况反馈—整改提升”全流程闭环评价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是下好开源活棋。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部署,主动作为,对6处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处置,涉及房屋面积2091.57平方米,实现非税收入近1500万元;通过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三峡移民小区闲置空房15套,实现收入280万元,全部用于小区后续维护管理。
服务经济发展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一是定好服务机制。认真落实“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制度要求,坚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靶向施策,积极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痛点,成功解决公交线路站点优化、员工子女入学等17个难题。
二是搭好融资桥梁。加大对企业融资需求服务力度,组织召开“三网融合”行动计划暨市场主体融资座谈会3场,帮助2家企业成功申报中长期贷款,涉及资金近1000万元;举办辖区重点企业与深创投公司融资对接会,助力深蓝汽车、利龙中宝等优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是抓好用工保障。高标准建成多功能综合型“鱼巧匠”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争取“重庆市江北区零工市场”、“江北区智能制造实训鉴定基地”挂牌,吸引合川区、永川区、九龙坡区等就业和人才中心交流学习。每年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和常态化就业招聘会近20场,实现“厂门口招工,家门口就业”。
四是做好经济普查。积极参与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主动对接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所、工商所,为辖区普查员、指导员开展企业财务报表培训4场,派出2名业务骨干协助开展报表数据核实、经济指标分析等工作,共完成1300余家企业、2900余家个体工商户清查登记工作,全力服务全镇、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紧盯民生民意
培育惠民服务沃土
一是办好民生实事。始终坚持财力安排优先用于民生工程原则,每年预算保障推进完成8件民生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余个;坚持文化惠民免费开放,每年参与培训人员超2400人次;争取专项资金新(改)建24小时智慧养老服务站2个,增设老旧小区电梯26部,实现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政府的“紧日子”换人民群众的“好日子”。
二是护好平安稳定。建成全市基层应急指挥规范化平台,进一步完善预测—响应—指挥体系;构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闭环工作体系,连续7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统筹移民专项资金286万元用于移民小区地下车库消防改造、移民迁建区消防环网工程;投入82万元用于新增防火检查站与防火观测点、完成高层消防隐患整改和老旧小区消防改造,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绘好生态画卷。协调两江鱼复园区投入约2000万元开展堰坪水库整治,雁湖公园、粉黛山公园、花岩山公园等一批“家门口的公园”建成投用;认真落实“河长制”,聚焦长江鱼嘴段、朝阳溪等重点水域,常态化开展巡河、护岸、管水工作,完成鱼城码头改造工程,确保河畅水清、坡绿岸美;全面落实“林长制”,健全森林防火“十户联防”机制,实现森林资源全覆盖巡查管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完成宜林荒山造林64.14亩;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和悦社区获评“重庆最美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四是走好振兴之路。近五年来,积极利用专项经费1700万元用于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示范农房改造65户、一般农房改造40户及周边环境整治;落实专项经费建成井池农村道路7.55公里,村民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陆续建成投用石斛兰花种植阳光大棚、标准化蔬菜大棚、小型冻库等设施,成功举办三届“玉米采摘节”品牌活动,不断挖掘村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累计助农增收近90万元,井池村获评“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称号。
夯实队伍建设
擦亮廉政实干底色
一是建好干部队伍。鱼嘴镇财政办公室在岗7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其中本科学历4人,研究生学历1人,中级会计师1人。坚持“以学促干 服务发展”工作思路,认真学习掌握财政资金监管政策,积极向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学习请教,不断优化自身能力,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办事效率,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开展各项财务工作。
二是担好责任使命。在垃圾分类、反电信诈骗、文明城区建设、食安城市创建、森林防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下沉一线,包片联系村(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巡逻值守、应急处突等工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增添“财政”动力。
三是守好廉洁底线。始终把作风建设抓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主动参加全区、全镇廉政教育培训,在办内开设“清廉小课堂”,通过组织学习典型案例、观看反腐败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使全办每一位财政干部,时刻重视自我约束、保持清醒头脑、常怀敬畏之心,切实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做忠诚干净担当的财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