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留抵退税是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重头戏”。重庆市适时扩围提速,留抵退税政策落地稳、见效快,对助企纾困、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全市近400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精准“落袋”,退税规模达去年全年的2.2倍,89个大类细分行业享受退税红利,行业覆盖面超九成,近3万户市场主体受益。
“输血”中小微企业 维护经营运转有基础
位于武隆区的重庆金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加工微型企业,主要从事薯类淀粉、淀粉制品的生产销售。公司成立以来,积极参与高效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平桥镇高屋村百姓提供了就近就业机会。但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产品销售一度处于停滞状态。
“我们已经收到近180万退税款,准备用来重振我们的销售团队。”企业负责人邓小兵介绍,目前已经扩招5名销售专员,企业恢复了生机。
税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1—11月,重庆市获得退税的中小微企业超2.7万户、占比超过90%,留抵退税近240亿元、占比超过60%。退税资金为企业支付薪酬、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注入活水,企业存续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活血”制造业企业 支撑稳产扩能有重点
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凯米尔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通用设备制造企业,主要从事柴油发动机生产销售,属于先进制造业。受疫情和外部环境影响,公司出口不断减少,国内销量也萎靡不振,连续3年出现亏损。2020年起,企业开始在整机生产上下功夫,努力改进生产技术,希望依靠产品转型升级实现突围自救。“下游销售企业货款难以收回,出口海运费不断上涨,还有4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临近还款时间。”面对资金周转的巨大压力,公司财务负责人曹华君一度夜不成寐。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公司获得了约1600万元的留抵退税。利用宝贵的资金“及时雨”,公司增设了一条焊机生产线和一条风冷动力生产线,实现产品由零配件—整机—终端的转型升级,市场竞争力显著加强。
1—11月,重庆全市制造业企业留抵退税近120亿元,约占留抵退税总额的30%。参与问卷调查的近八成制造业企业将退税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原材料、固定资产和设备,扩大生产经营等,留抵退税的支撑效应持续显现。
“造血”经济新动能 培育新兴产业有后劲
在2022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重庆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汽车)榜上有名,获评2022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唯一一家获评企业。
近年来,赛力斯汽车依据工业4.0标准及工业互联网要求打造的智慧工厂,以数字化为核心,运用智能化、数字化、物联网等领域领先技术,采用先进的制造运营管理系统及制造工艺流程,实现了柔性化、透明化、自动化、互联化、智能化造车。今年以来,公司把近2.8亿元的留抵退税用于投产新能源车型,助力赛力斯汽车跑出加速度。截至11月底,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为12.5万辆和11.8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52.3%和235.5%,增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11月,重庆市汽车、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留抵退税近80亿元,约占留抵退税总额的20%。留抵退税政策助力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企业轻装上阵,不断推动培育重庆经济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