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财政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改革求变,注重左右互动和上下联动,支持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持续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一、全面推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改革
拓展补偿范围。在与四川省、湖南省签订长江干流、濑溪河、酉水河补偿协议基础上,2024年,重庆市与湖北省、四川省、贵州省全面签署《长江流域川渝第二轮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长江流域渝鄂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乌江流域渝黔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长江干流重庆段实现四川—重庆—湖北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线贯通”,川渝嘉陵江流域、渝黔乌江流域,以及前河、阿蓬江等重要支流新增纳入补偿范围。巩固改革成果。推动市内第二轮改革,确保19条重要流域水环境持续向好,探索补偿机制向乡镇一级逐步延伸,将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传导到源头排放和“最后一公里”,万州、永川、璧山等11个区县实现乡镇级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覆盖。实现三个“率先”。市内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且跨区县的19条重要河流(涉及33个区县)先后都建立了补偿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全覆盖;与四川省签署长江流域川渝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长江干流跨省补偿机制。随着长江干流渝鄂机制和嘉陵江、乌江重要支流补偿机制的建立,重庆市成为全国首个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全覆盖的省市。
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4年,全市财政安排164亿元,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系统治水”,保障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支持1251个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施新民河—安平河、綦江河—永丰河、谭家沟河—复兴河水生态修复,开展73个饮用水源地隔离防护,启动3个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化处理工程,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聚焦“综合治气”,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防治多措并举,开展87个工业污染治理和燃煤污染控制项目,实施老旧小区油烟治理,加强农业废弃物露天焚烧管控,加强道路扬尘治理,PM2.5浓度下降到3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4%。聚焦“精准治乡”,支持农村黑臭水体清零攻坚行动,4类财政资金整合使用、全面发力,累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1234个,34个区县初步实现动态清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高到约75%。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保障中心城区垃圾转运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中心城区原生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无害化处理率实现“两个100%”。开展长江干支流水面清漂和消落带垃圾清理,全年清理垃圾23万吨。
三、加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2024年,全市财政安排95亿元,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支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能力提升,持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明月山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江津、璧山、北碚3个区联合成功申报长江上游三峡库尾流域国土绿化示范项目,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监测和火灾预防,加强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全年实施“双重”、“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国家储备林建设和乡村绿化等造林项目,完成林草重点建设任务354.1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06%,覆盖率较三年前提高2.56个百分点。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聚焦威胁长江航道安全的危岩地灾防治,不断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四、高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全市财政安排267亿元,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支持页岩气开采利用,建立“多增多补”“冬增冬补”奖补机制,推动页岩气产量连续12年保持10%以上速度增长。支持传统产业绿色技改和开展绿色创建,推动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重点行业通过绿色技改率先达标,以及节能降碳、节水、清洁生产等重点领域技改,开展动力电池和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推进多层次轨道交通网建设,助力轨道前三期建成通车、第四期全面开工建设,璧铜线投入运营,运营里程达575公里。健全绿色采购制度,对政府采购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实施品目清单管理,对符合条件的获证产品给予优先待遇,全年采购节能环保产品14亿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88%。推动荣昌区纳入财政部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鼓励采购绿色建材,带动建材和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升级地方碳市场。完善碳排放市场机制,全年碳排放市场交易量546万吨、金额2.18亿元。迭代更新“碳惠通”平台,依托“绿色低碳+支付大数据+活跃应用场景”的融合模式,扩大用户规模与应用场景。
下一步,全市财政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扎实做好美丽重庆建设财政保障工作,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为的担当,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