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信息>财政动态>财经视点

中国财经报|科技领航 解锁智能新图景——重庆市建设汽车智能网联之都见闻

日期: 2025-11-20 来源:中国财经报

本报记者 王欣瑶

通 讯 员 杜晓盛 马鸿鹭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走进长安汽车阿维塔数智工厂,这条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立足全球能源与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汽车重镇,重庆近年来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目前,重庆已拥有19家整车企业、12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涵盖轻、重、客、微、轿整车全谱系,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全覆盖、集群式发展。

科技引领 打造智能新场景

“小北,打开导航。”

“已开启北斗高精度车道级导航,让您不迷路。”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公司(以下简称北斗智联重庆公司)的展示中心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科技感十足的自动驾驶场景。总经理王颖介绍:“汽车对导航的需求已从原来的定位导航,发展到现在的辅助驾驶、智能驾驶,这些都离不开卫星的精准定位。北斗的高精度定位及通讯功能,是智能驾驶的重要技术支撑。”

北斗智联是“汽车智能+北斗通导”领域的引领企业,从事汽车智能化网联化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为长安、吉利、广汽等国内外二十余家主流车企提供汽车智能化产品及服务。

展厅中心内整齐地陈列着各类汽车智能网联相关产品。从基础的DA(车载数字助理)产品到高阶智能座舱,从跨域的舱驾融合域控到最新的AI BOX(车载智能大脑),逐步升级和拓展的产品形态,清晰勾勒出科技迭代的演进轨迹。“现在,智能车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过去需要一两年才能量产落地的新车,现在研发周期缩短至六到八个月,所以我们的研发投入居高不下。”王颖说。

作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转型进程中的核心力量,北斗智联在技术创新领域持续深耕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北斗智联拥有智能座舱全域全栈自主可控技术,多源融合PNT(导航和授时)技术,智能驾驶融合域控与算法、车载“舱驾控”中央集成、基于大模型的自动驾驶仿真数据闭环等核心技术。同时,其技术布局已延伸至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和飞行汽车领域,重点推进多域融合、AI大模型、云端开发平台、跨域基础软件开发及具身智能等产品与技术开发,为未来智慧出行与生活的进阶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技术根基。

“在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重庆市政府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不仅有政策与资金层面的有力保障,更提供了宝贵的场景应用支持,为技术落地创造了良好条件。”王颖说。

重庆市财政局产业发展处处长唐昌凯介绍,一方面,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研发投入高等特点,重庆市综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车型研发奖励、揭榜挂帅、科技攻关等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车型研发和迭代。另一方面,通过软件满天星、产业创新综合体、产业大脑等政策,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体升级为引领,带动汽车电子、轻量化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具身机器人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近年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对汽车领域主要开展的12项先行先试工作中,重庆成功申报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等10个项目。

从制造到“智”造 构建汽车产业新体系

在阿维塔数智工厂车间,工程师驾驶着崭新的汽车对车辆进行测试;AGV(自动导向车)小车沿着固定的路线输送零件;机械臂经过测算,精确无误地为每一辆流水线上的汽车装配玻璃,每道工序都丝滑衔接,井然有序。

“数智工厂的定位是‘智能、低碳、高效’,通过制造全过程数字化,布局16大类智能制造场景,应用行业领先技术40余项,拥有800余个智能化设备、1400余个机器人、420余台智能AGV、286个全自动化工作站,关键工序100%自动化。”阿维塔数智工厂总装车间员工李丹阳向记者介绍。

为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中国联通等企业在两江新区的前沿科技城联合打造阿维塔数智工厂。李丹阳介绍,该工厂是全球首个全域5G数智AI柔性超级工厂,能实现高度定制化生产,并运用云计算、大数据、AI和全域5G技术,实现全工厂高度智能化运作,各工艺均采用高柔性产线设计,基于统一的数字底座,贯通研产供销数据流,可满足用户千车千面个性化订制生产需求,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30%。

在一块电子屏幕前,李丹阳向记者介绍:“这是集感知互联、实体映射、多维建模、时空计算、仿真推演、可视化、虚实交互于一体的数字孪生平台,相当于在数字世界里建造了一座1∶1虚拟工厂,实现制造全过程要素的仿真、预测及优化。系统通过云端实时监测调度工厂的各个生产环节,从订单接收、原材料分配到生产组装,实现全链路自动化执行,自动生成最科学化的生产节奏配置,从而高效率、高品质地完成个性化定制生产。”

这里生产的每一台车都有一份专属电子档案,包含车辆生产每一个环节的信息记录。档案将伴随车辆整个生命周期,为用户用车和车辆“体检”提供分析建议和溯源,也为后续新款车型研发设计沉淀宝贵的数据资产。

阿维塔数智工厂只是重庆汽车产业的一个微观样本。唐昌凯告诉记者,重庆市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赛力斯汽车、长安汽车与华为在国内率先探索“跨界融合”,联动开展自主技术创新和产品全流程协同,已形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样本。目前,重庆汽车行业已建成市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4家,组建产业创新综合体3个,培育10个市级中试平台。通过打造“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模式,全面加快智改数转步伐,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智能化水平超前。全市纯电动、插电式、增程式、氢燃料、换电式等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齐全,整车主力产品普遍达到L2级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

政策助力 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重庆市汽车商业协会秘书长陈学勤介绍,今年以来,重庆市有序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截至11月6日,全市累计近25万名消费者享受补贴,直接拉动汽车销售超280亿元,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前三季度,全市乘用车上险量34.8万辆,同比增长7.1%。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19.8万辆,同比增长21.7%。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56.9%,为汽车消费市场注入了强劲活力。

重庆百事达华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鸿蒙智行品牌总经理季巧告诉记者,在相关政策刺激下,门店用户置换汽车比例达34%,报废比例达10%,合计带动近45%的销量。今年11月、12月,重庆市各安排1.3亿元资金延续以旧换新补贴,进一步强化消费信心。“超30%用户是看中了这项政策,提前一到两年换车。”季巧说。

在系列政策的推动下,重庆的汽车产品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据统计,赛力斯问界M9稳居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销量第一,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全市自主品牌汽车产量占比达96.5%,主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23.6万元。汽车产品结构实现从以传统燃油、合资品牌、中低端车型为主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为主的战略性转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唐昌凯表示,重庆将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产业链安全为底线,聚焦生产、研发、消费等重点环节,充分运用财政奖补、税收优惠、转移支付、消费券、股权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全链条、全方位支持汽车产业转型发展。(本文配图由本报记者熊诗怡拍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