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海燕
10年来,重庆坚持把农村公路作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设施,优化财政保障机制,多方位筹措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打通了城乡双向运输,畅通了人流、物流在城乡间的双向流通,把农村与全国大市场畅通起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支撑。数据显示,10年来,重庆农村公路累计投入资金超1000亿元。截至2023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6.7万公里,建制村实现100%通畅,农村公路路网密度每百平方公里达203公里、居西部第一。
健全区县负主体责任、市和区县协同推进机制
“农村公路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毛细血管。我们明确农村公路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健全区县‘建管养运’主体责任、市和区县协同推进的机制。”重庆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级承担农村公路的宏观管理、专项规划(市级)、政策决定(市级)职责并承担相应支出责任;区县承担农村公路的专项规划(区县级)、政策决定(区县级)、监督评价职责,建设、养护、管理、运营、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等具体执行事项由区县实施,以区县政府为主筹资并承担支出责任。对属于区县财政事权的,原则上由区县政府通过自有财力安排;对地方政府履行财政事权、落实支出责任存在收支缺口的,上级政府可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十四五”期间,重庆制定了“十四五”普通公路市级资金投资政策实施方案,在优先安排中央车购税资金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按照定额标准对村道安防工程、乡镇通三级公路予以配套补助。
渝北区面积1452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占地超86%,为此,该区坚持把交通作为发展的“开路先锋”,率先在全市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全面实现村民小组通畅率、行政村通客率、建制村通四级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三个100%”目标。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里程达3112公里。
渝北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区级财政全面兜底‘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运输等专项资金,镇街主要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十三五”期间,该区制定了交通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亿元,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公路网初步形成。2021—2023年,该区财政每年保障逾1亿元用于新建、改建农村公路。同时,确立了农村公路建设的“三同时”制度,即对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设施、道路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标准化水平,确保投入资金的效益落到实处。
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上,区财政部门根据公路养护年报核定的里程数,按照县道、乡道、村道标准,每年保障各镇街及区级管护单位资金逾5000万元。该区还科学规划客运班线,每年预算安排超1500万元全面落实农村客运补贴,以及“2元一票制”农村客运“公交化”运行,显著提升了农村地区出行便利性。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资金保障机制
“资金是保障农村公路建设有效实施的关键问题。我们设立了公路建设与维护重点专项资金,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筹措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重庆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重庆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建立健全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形成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项目结构,强化项目与资金的衔接匹配。公路建设与维护重点专项资金主要是通过补助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普通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普通公路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及维护项目等。
同时,重庆出台中央车辆购置税收入补助地方资金“以奖代补”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奖补资金主要支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以及危旧桥(隧)改造、村道安防工程。
10年来,各级财政资金支持重庆新改建农村公路11.9万公里,推动新解决1649个行政村通畅、1520个撤并村通畅、2975个撤并村通达(路已通但未硬化道路)。重庆所有行政村的村民,都可以在家门口乘坐汽车出行。目前,全市农村群众到达县城出行时间平均缩短约2小时,出行距离扩大3倍,出行频率提高5倍以上。
建好是基础,管好、护好是保障。重庆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夯实各方筹资责任,推动形成区县财政投入为主体、市级财政补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长效机制,确保“有路必养、有路必管、管养到位”。
从2021年起,市区县按照县道、乡道、村道每年每公里分别不低于10000元、5000元、3000元的标准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级补助资金根据市财政资金状况确定承担比例,2022年后市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补助资金不低于日常养护费用标准的50%。同时,重庆鼓励区县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打捆”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以“农村公路+”融合发展铺就乡村振兴发展“快车道”
“公路通则百业兴,不断健全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助于为广大农村引人气、聚财气。”重庆市交通运输委相关负责人说,一方面,重庆对农村客运予以补贴;另一方面,联合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每年开展“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区县和示范乡镇评选,并在资金分配时给予适当倾斜,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推动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让老百姓可感可及、得到实惠。
为最大限度发挥农村公路促农增收的价值,重庆开展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电商进村、快递服务入户”等双向多向运输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成效显著。
目前自然条件较好的部分乡镇和农村,初步形成了“交通+乡村旅游”“交通+电商”“交通+特色产业”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17个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发展了150余个农业、商贸项目,引进企业主体120余个,串联星级旅游景区(点)16个,助力打造乡村文化站、创意基地和农耕文化体验馆35个。
在今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梁平,有一条“渔米路”,2020年修好后,从安胜镇金平村到礼让镇川西村,途径3个镇街、8个行政村、1个社区,全长21.15公里,串联起渝东北最大的成片优质稻田和生态渔园,公路沿线有3A级景区川西渔村、万石耕春等景点10多处。
“我承包了126亩的鱼塘,今年养殖收入预计有400多万元,比修建这条路前多了33%。”礼让镇川西村渔业养殖大户黄伟高兴地说。
修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人。截至2023年底,“渔米路”沿线第二、三产业生产值较建成前提高30%、79%,带动就业岗位2000人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万元。
截至目前,重庆已成功创建11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数量占比为28.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成功创建25个“四好农村路”市级示范区县(含11个全国示范县)和26个市级示范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