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庆网|推动科技创新“财金30条”落地 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92.8亿
1月19日,在2021年度重庆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市财政局副局长李虹通报了2021年与科技创新直接相关的两组数据:一组是投入,全市财政科技支出92.8亿元,增长了12.1%,高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13.3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财政资金增长了14.9%;一组是产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预计达到2.21%,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8.1%和18.2%。
“数据背后,我们看到了重庆对科技创新的不懈追求,看到了重庆经济的转型成效,更看到了高质量发展的前景。”李虹介绍,我市为推动科技创新“财金30条”落地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建立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备足科研粮草;通过重点培育、三级联动,集聚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通过重大项目集中攻关,推进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通过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让钱花得更有效。
李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财金30条”政策落地效果:
第一,提速了基础设施建设。市财政局配合市发改委出台实施细则,对通过国家指导的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市级财政按不超过政府投入的60%予以补助,单个项目最高可支持3亿元,对重大创新平台提升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可支持1亿元。去年新增5亿元,推进西部(重庆)科学城战略科技平台提速建设,超瞬态实验装置、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
第二,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农业农村、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安排资金支持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关键技术取得一定突破。支持233家企业406个产品获重大新产品认定,514家企业获研发准备金制度奖补;支持智能工厂38个,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20个。
第三,推动了科创企业培育。组建了重庆科技创新投资基金,通过参股子基金引进落地项目21个,投资金额96亿元。市财政局会同市金融监管局出台私募投资基金奖励细则,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科技创新企业的,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投得多奖得多,最高可以奖励1000万元。开展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市和区县两级财政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6.6亿元,全年为2774家企业发放贷款50亿元,引导发放商业贷款29亿元。
第四,激发了科研人员热情。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让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从繁琐、不必要的体制机制束缚中解放出来。比如,科研人员在财政科研经费总额不变、经费支出不违背“负面清单”的前提下,可根据项目研究实际需要自主决定项目经费支出。又如,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财政不再收回。
“科技创新,事关发展,事关未来,财政必须‘舍得’。”李虹表示,接下来市财政将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目标,坚持把科技作为支出重点优先保障,优化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用财政资源的有效配置赋能科技创新,用今天的创新推动明天的发展。一手抓投入强度,“十四五”期间,市级将新增财政科技投入50亿元,同时用科创投基金,重点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集中资金精准支持超瞬态、健康医疗等大科学装置和创新平台。另一手抓政策效能,既在科研经费管理和拨付、科研人员激励、财政科研支持方式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放,又在提高财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上进一步严格管,完善跟踪问效追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