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说财政|苏光华委员:做好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存量”“增量”文章
2022年市两会正在召开。会间,市财政局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开设“代表委员说财政”专栏,邀请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开展书面访谈。
做好乡村振兴财政资金“存量”“增量”文章
市政协委员、彭水县农业农村委主任 苏光华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财政支撑。站上新的起点,如何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扎实做好基础性和兜底性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任务紧迫、意义重大。
这些年,财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上,可谓不遗余力,投入的钱年年看涨,仅去年一年,农林水支出超过400亿元。这400多亿元财政投入,体现了四个鲜明特点:一是衔接资金安排有“力度”。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资金同比增长了5.6%。二是支持农业发展有“深度”。既有专项打造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好重庆三峡柑橘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又连续5年奖补乡镇发展乡村产业。三是推进乡村建设有“温度”。安排市级以上农村综合改革资金接近20亿元,支持农村公益事业、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四是支持防灾减灾有“速度”。及时下达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资金,为农产品稳产保供、农民致富增收撑起了防风险“保护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进一步发挥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我认为财政资金的投入最为关键,一个是“存量”资金,另一个是“增量”资金。存量方面,应充分借鉴利用好脱贫攻坚时期积累的涉农资金管理与使用机制经验,巩固利用好使用脱贫攻坚专项资金的长周期、远期收益项目,确保存量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增量方面,应持续提高财政投入的强度和精度,对重点区县、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加大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人才振兴以及生态宜居等方面投入。
建议财政部门持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和全面性,坚持工作的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引导性和协调性功能,花好每一分钱,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