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财政动态>部门动态

重庆:“斤斤计较”防止花钱“大手大脚”

日期: 2021-01-05 来源:重庆财政

最近重庆有两条与钱相关的消息细品起来颇有意味:一条是即将实施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新标准,一些网友认为,办公桌椅、会议椅等最少使用15年,文件柜、会议桌等最少使用20年的规定严苛了一点。而另一条,是压减了37个市级部门2021年预算9.5亿元,807个项目有11个在评审当中没有通过。

“纳税人挣钱不易,财政收入更不易,花起来应当加倍珍惜,近些年重庆在用钱这个问题上,不可谓不科学精细,甚至有些斤斤计较,通过预算‘闭环’,把公共财政资源配到关键地和紧要处,给民众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公共利益。”业内人士对此说。

要用钱,公开评审

2018年以来,重庆部门单位要花财政钱,除了正常的预算程序外,还加了一道“闸门”——预算公开评审,给不给钱、给多少钱,不是哪个人说了算,必须经过公开评审后才能定。

数据显示,前4年,重庆分别审减预算16.3%、10.7%、4%、2.6%,审减资金为35亿元、38.4亿元、13亿元和9.5亿元。

预算公开评审,是重庆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18年成果,要义在于开门办预算。每年由市人大、市审计、市财政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当“判官”,对部门单位年度预算项目有没有依据、绩效是不是合理、实施有没有条件、预算是不是恰当四个方面进行“公审”,现场公布评审结论,按轻重缓急决定是否安排预算。2020年开始,年度中的预算追加,也要进行评审。

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改革是问题倒逼,以往的预算安排是基数加增长,公平性、合理性不够,有些钱用的效果也不够。同时,财政资金总是有限的,需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提高支出的绩效。预算公开评审的目的很明确,确保部门单位做该做的事情时没有资金后顾之忧,办不该办的事情则无资金来源。

在重庆,该压的支出坚决压,该保的项目则全力保。比如脱贫攻坚,“十三五”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278.5亿元,市级以上占73%。又如创新发展,“十三五”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2.7%,总额340.6亿元。再如减税降费,“十三五”超过1600亿元。

用钱时,动态监控

年初拿到钱后,不是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不管“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还是现金支出、民生资金,都处在财政的动态监控当中,时时刻刻都有一双眼睛在“背后”盯着。

“动态监控体系预警高效、反馈迅速、纠偏及时、控制有力。”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系统全程监控财政资金支付活动,及时核实预警疑点,深入核查重大事项,迅速纠正查实问题,对有问题的政策和项目,分类实施调整预算、暂缓或停止拨款。

据了解,监控系统嵌入了支付申请规范性、现金提取额度、向单位实有资金账户划转资金等40余条预警规则,能够精准监控到部门单位是否违规划转财政资金、擅自改变资金预算用途、违反政府采购规定、违反现金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等行为。

比如现金使用,以前预算单位习惯用现金发放涉及个人的资金,现在增加了现金使用预警规则,既严格控制现金使用额度,减少现金使用;又提供公务卡等电子化的向个人转账的渠道,方便快捷、处处留痕,确保每一笔财政资金都纳入监管。

对监控到的疑点信息,财政部门将通过电话、调阅材料、约谈和实地核证、部门协查的方式核实,监控结果作为编制和调剂预算、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开展绩效评价等工作的参考。

动态监控,作用明显。部门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行为不断规范,市级公务卡报销率基本达到100%,现金使用大幅下降。

使用后,评价绩效

按规矩用钱也不是万事大吉,每年到头了,还要对资金绩效进行评价,必须花出效果,否则“面子”“里子”都会受影响。

“面子”上,部门单位负责人的脸可能会挂不住,每年的绩效评价情况都会报告市政府、提交市人代会、向社会公开。“里子”,即将绩效与经济挂钩,每年对部门和区县进行奖惩。

据了解,重庆预算绩效管理2011年起步,目前基本框架已建成:管理层次经历了从项目资金到支出政策,再到部门整体的过程,管理方式经历了从单一绩效评价到做实绩效目标管理、再到对资金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的过程,管理范围经历了从个别项目资金到覆盖所有重点项目、所有一般公共预算的过程。

目前,重庆已建立项目共性绩效指标库和分行业分领域绩效指标库,库内有绩效指标8000余条。编制预算的时候,会用绩效指标量化用钱的目标;资金使用过程当中,会用绩效指标度量完成进展情况;项目完成后,会用绩效指标衡量实际成效。

在“用”字上求实效,是重庆预算绩效评价管理的最大特点。一用,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挂钩。“十三五”市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累计金额660亿元,调整项目或政策24项,调减资金13.4亿元。二用,与经济奖惩挂钩。每年对评价结果靠前或靠后的部门和区县,分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两类,给予100至2000万元的奖罚。三用,实施考核,每年考核市级部门和区县预算绩效管理实绩,表扬做得好的,约谈推进不力或干得差的。

没用完,全部收回

每年关账后,部门单位没有用完的钱,不能“躺在账上睡觉”,除了中央专款结转结余资金按中央的规定处理以外,市级财力安排的预算,除开有合同的政府采购、科研项目预算按规定列支,其余资金一律“零结转”,全部交给财政,由政府统筹使用。

2017年,重庆推行部门预算“零结转”改革,旨在避免财政资金碎片化,变“零钱”为“整钱”,解决财政供给与需求日益突出的矛盾,全力保障全市宏观调控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地。

在“收”的步骤上,市财政局负责人介绍,每年第二、第三季度通报预算单位支出进度,对低于序时进度的,统一上报市政府;12月底关账后结余全部收回。收回后,如果确实需要在次年继续安排的支出,一律由部门按新项目重新申报。

单从收回的资金来看。2017年来,全市财政一共收回了30亿元,全部进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急需领域。从深一层的意义来看,该负责人以“两个有利于”总结了“零结转”改革之利:有利于政府对财政资金余额的集中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有利于以更加稳定科学的财政收支方式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用好纳税人的钱、降低行政成本,是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义务。业内人士表示,财政资金永远没有“花不完”的程度,养老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医疗体制改革有待深化、文化教育事业需要更多支持,诸此等等,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支出,应当切实用“斤斤计较”防止花钱“大手大脚”,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