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财政动态>部门动态

2020年上半年重庆市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日期: 2020-07-24 来源:重庆财政

【徐祖国】 11:09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徐祖国】 11:10  财政收支情况历来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我市的财政收支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抓好相关工作。我们今天非常高兴地邀请到重庆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庆先生向大家介绍2020年上半年我市财政收支的相关情况。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还邀请到了重庆市财政局相关处室的领导出席我们的发布会,他们也非常愿意和我们的媒体记者作沟通。
【徐祖国】 11:10  下面,首先请李局长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
【李庆】 11:11  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与媒体朋友们沟通交流。财政是反映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努力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大家都很关心上半年重庆财政运行状况,在这里我先作一个总的情况介绍。
【李庆】 11:12  概括起来:上半年财政工作,一方面收入回暖,一季度大幅下降,二季度逐步回升,与全市经济企稳回暖的良好发展态势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支出有为,重点支出的投入强度不减,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保障到位。
【李庆】 11:13  第一,收支情况
收入方面。1至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3.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2%,其中税收710.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6%。
【李庆】 11:14  支出方面。1至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66.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在收入负增长的形势下,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1.2%,卫生健康支出同比增长2%,农业林业和水利支出同比增长14.4%,科技支出同比增长3.8%,应急救灾支出同比增长17.3%,商业服务业支出同比增长30.4%。此外,教育、生态环保、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支出增幅,也超过平均增幅。
所以说,无论群众生活,还是基层运转,无论疫情防控,还是企业纾困,没有因为财政减收受到影响,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李庆】 11:15  比如疫情防控。所需资金应保尽保,没有因为医疗费用的问题影响患者就诊,没有因为资金的问题影响疫情防控。
再比如脱贫攻坚。今年市级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比去年增长20%。截至6月底,已经拨了95%的资金。
比如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环境保护该花的钱必须花,该投的钱决不能省。1至6月,全市生态环保支出72亿元,重点用在了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三峡库区生态建设上面。
【李庆】 11:15  第二,缓解收支矛盾情况
财政收入是支出保障的源头,通俗地讲,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今年以来,一边减收,一边增支,上半年重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3.5亿元,支出2166.1亿元,缓解收支矛盾,保障全市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是财政的头等大事。
【李庆】 11:16  我们在财政工作中体会到,财政资金始终面临着收入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为了更加有效地处理这对矛盾,我们坚持解决当前具体问题和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并重,上半年,既有短平快的解难之方,更有谋发展的改革之法。
【李庆】 11:17  其一,努力稳收入。一方面,立足自身努力。上年度部门单位没有用完的钱全部收回,由政府重新安排;统筹土地供应,保障土地收入稳定;盘活公租房商业门面和住宅租赁权、轨道上盖物业等资产,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集中统一监管。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上半年的支出缺口,主要靠中央转移支付弥补,特别是这次中央新增“2万亿”直达资金,补助了重庆300多亿元。
【李庆】 11:18  其二,坚决压支出。以更强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办法过紧日子,既把政府的日子过紧,又把政府的紧日子过好。1月份市政府出台过紧日子10条,包括今年暂停公务车购置,按30%压减各部门的课题费、规划费、培训费。上个月,再对市级部门一般性项目和专项资金分别按15%、10%压减。各区县也在按不低于市级的标准过紧日子。政府过紧日子,已经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已经成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和行动。省出来的钱,除了弥补减收,集中投向了基本民生、企业纾困、科技创新等领域。
【李庆】 11:19  其三,切实建机制。对资金使用管理机制进行系统性完善。一方面,统筹拼盘资金。对市级部门共同投入、方向相同、目标一致的“拼盘”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主管部门、不改变列支渠道”的前提下,一张目录清单管,一个牵头部门管,一个口子统起来。
【李庆】 11:20  另一方面,确立支出标准。现在的支出有的有标准,有的无标准,标准的执行也不统一,保障力度有差异,在充分考虑部门职能的履行基础上,为真正做到预算安排公平公开公正,今年的重点是建支出标准,推动预算从控规模转向控标准。目前,课题费、规划费、培训费、办公用房装修维修费、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等多项经费的支出标准已经基本建成,今后部门要在这些方面用钱,就按这些标准来定。
【李庆】 11:21  再一方面,深化联动监管。与财政部重庆监管局、审计署重庆特派办和市纪检监察机关、市审计局,就财政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建立协同联动源头控管机制,加强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同时将审计结果、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用监管的高质量推动资金使用的高质量,用监管的合力提升资金的绩效。
【李庆】 11:22  各位媒体朋友,前不久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财政部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财政工作卓有成效,收支总体平衡,收入回稳向好,风险管控有效。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中央的财政政策积极有为、力度空前,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提早谋划、科学调度,得益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当然,更离不开你们主动帮忙宣传、及时发出声音、深入答疑解惑。在此,也向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庆】 11:23  市委、市政府要求更加精准有效做好财税工作,并部署了5项任务,提出了10字要求。5项任务是:持续释放空间布局优化效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投融资改革,大力培植税源经济。10字要求是:开源、节流、保重、增效、风控。市财政将不断提高“管家”能力,加强财政政策预研储备和适时推出,更好地集聚资源要素,更好地发展经济,更好地改善民生。过程中,希望媒体朋友们多提意见、多做宣传,大家捧土成墙。谢谢!下面,由我和我的同事回答大家的提问。
【徐祖国】 11:23  谢谢李局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重庆交通广播记者】 11:24  今年的疫情当中,一些群众生活是比较困难的,所以特别关注今年的财政支出目前为止对于基层的贫困困难群体,他们的保障情况怎么样?通过哪些方法和措施保证这些群众渡过难关?谢谢!
【李庆】 11:25  这个问题请王银川处长来回答。
【王银川】 11:26  我先回答一部分,部分内容需要其他同志作一个补充。今年面对这样的困难,一方面是靠我们自己,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财政加大了对区县的转移支付力度。这个转移支付力度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把中央下达的各项资金按照要求全面的向基层倾斜。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评估,向困难区县进行了倾斜。
【王银川】 11:26  这里重点讲一下,在刚才李局长的介绍过程中,特别讲到了上半年的收支情况,其中平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中央的直达资金,李局长讲一共来了300多亿元。这300多亿元中央要求直达市县基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
【王银川】 11:26  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抗疫特别国债。这个钱是可以用于抗疫的相关支出,也可以用于基层民生,包括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二个是特殊转移支付。全部补助区县,由区县用于弥补因为减收增支带来的基层民生方面的困难。第三个就是有一部分一般债券,也是用在了相关的建设项目上。这三笔钱我们6月底收到,6月30日晚上就把所有的资金全部按规定分配到区县。之后各区县大概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资金明确到了具体项目。从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些项目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在了低保、社保、医保等保障基层民生的支出上面。还有一部分,用在了有关的抗疫相关支出方面。
【王银川】 11:27  除了这方面的,帮扶中小微企业是保就业的关键。保住这些小微企业就是保住了我们的就业,就是保住了基本民生,所以这些直达资金当中还有一部分用在了对小微企业的帮扶上。其他的请相关同志补充。
【李庆】 11:30  接下来请游泳处长对保民生的情况给大家作一个介绍。
【游泳】 11:30  刚才讲了钱怎么来的,记者朋友们也关心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有没有得到保障,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今年疫情的冲击加上我们财政的减收,有些人担心政府是否有能力来持续的改善民生,兜住基本民生的底线。今年我们主要从两个地方着力。
【游泳】 11:30  第一个方面,是加大社会救助,让困难群众有能力负担基本生活的支出。这里面主要有三项措施,第一是救助低保、特困等对象,对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的、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做到了应保尽保。上半年,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支出就达到了40.7亿元。第二个是发放价格临时补贴。上半年,累计发放了5.1亿元。第三是失业救助。3月到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今年参保并有缴费记录的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每个月200元。
【游泳】 11:30  另一方面,是想方设法扶持就业创业,让群众有稳定的就业,进而有稳定的收入,稳定他们的生活预期。减负和稳岗等就业优先的财政政策不断推出。第一是减免社保费,预计全年减免230亿元。第二是稳岗,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生产暂时困难且恢复有望的企业,按企业及职工应缴纳社保费的50%返还三个月。第三是扩大就业,市里出台稳定促进就业意见以后,通过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拓宽重点群体就业渠道;完善职业培训服务,加大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的职业培训,引导群众就业创业。民生工作,看得见的是衣食住行、油盐酱醋,而背后是就业、产业和市场,容不得有半点疏漏。
【游泳】 11:34  最近按照中央的部署,市里面正在研究社会保障问题。第一是扩大低保和临时救助的范围。第二是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请大家放心,公共财政将一如既往地多作为、善作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继续把民生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去。
【人民网记者】 11:34  刚才李局长介绍了上半年公共预算收入下降了11.2%,请问一下具体下降的原因?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谢谢!
【李庆】 11:34  上半年重庆财政收入下降,多重因素所致。首先是疫情冲击,财政收入源于经济,没有经营活动就没有税收。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企业停工,市场停摆,道路封闭,人流稀少,经济一度按下了暂停键。所以财政收入就随之减少。其次是减税降费。继续实施去年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业纾困和复工复产达产,又新推出了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应该看到,减税降费政策持续落地,市场主体纾困成效明显,有效的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积聚了经济增长的动能,也支撑了经济的企稳回暖。经济的企稳回暖,反过来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回升。
【李庆】 11:35  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税收收入由负转正。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和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助企纾困措施成效逐步显现。1-5月,每个月地方税收的增幅分别为1月份负增长9.1%,2月份负增长48.3%,3月份负增长43.1%,4月份负增长17.9%,5月份负增长3.3%,6月份转正了,当月税收增长9.1%,这是今年以来首次月度正增长,这是一组数据。
【李庆】 11:36  第二是公共预算降幅收窄。税收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我市的税收收入呈现V字型的态势,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降幅逐步收窄。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了23.2%,二季度降幅收窄到了11.2%。
【李庆】 11:38  第三是税源结构动能转换。税源结构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的动能。从上半年的情况看,我市的制造业、金融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对税收增长的贡献逐步加大。这些行业的税收增长,超过了平均增幅。从长远来看,不仅能够稳定财政收入的增长,也为经济质量效益好起来,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动能。谢谢。
【重庆日报记者】 11:39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请问重庆在政府过紧日子方面做了哪些事情,特别是在建设过紧日子的长效机制方面,我们有哪些举措?
【王银川】 11:40  首先明确一点,过紧日子决不仅仅是一个面对当前收支困难的短期措施,而是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地通过过紧日子来推动管理改革,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第二,过紧日子绝不是让老百姓过紧日子,也不是让企业过紧日子。而是通过政府过紧日子,换取老百姓和企业的好日子。刚才你提到长效机制的问题,有三个方面。
【王银川】 11:40  第一个,顶层上要有一个过紧日子的氛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财政的平稳运行,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的思想,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全力保障财政的平稳运行。在这样的强力部署下,各级各部门过紧日子的思想意识不断增强,过紧日子的行动也越来越具体。
【王银川】 11:40  第二个,从规矩的角度来讲,过紧日子要成为长效机制,关键是制度建设。这几年来,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市建立起了一系列过紧日子的配套制度。所有部门的年初预算必须经过人大、审计、财政和相关专家联合公开评审。所有的预决算信息必须按统一的模板向社会公开。所有年底没有执行完的预算必须全部收回。重点事项向人大报告,统一建立支出项目库机制。今年疫情之前,市委、市政府就已经出台了过紧日子十条措施,疫情发生后,又出台了确保财政平稳运行的20条措施。总的来看,通过这一系列制度的建设,政府过紧日子已经形成了一个常态化、体系化的机制。
【王银川】 11:43  第三个,过紧日子肯定有它的难点。在攻克难点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财政工作提出要打好铁算盘的要求,坚持一把尺子。对存量的资金和预算,除了基本支出、民生支出以外,按统一比例压减。对增量资金,今年起,严格执行重点增支必须上政府常务会审议,重大增支必须报人大审批。坚持一套体系,所有区县按照不低于市级标准出台过紧日子措施。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所有区县已经全部出台过紧日子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王银川】 11:46  这些措施,树立了导向,传递了压力,落实了责任。各级各部门过紧日子的意识明显增强,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预算管理改革的一系列要求也逐步实现,收支平衡的压力有所缓解。不仅对冲了减收影响,也腾退了一部分财力保障关键领域。上半年,市里对区县的“三保”补助增长了30%以上。谢谢。
【《重庆与世界》杂志记者】 11:46  今年以来很多企业受到了疫情冲击,现在很多都关注复工复产的情况,请问财政方面如何帮企业渡过难关?
【唐昌凯】 11:46  中央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复工复产,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且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保”任务之一。今年上半年,市委、市政府也及时跟进出台了一系列财政帮扶政策。从了解的情况看,政策有效落地,企业获得感强。具体来讲,财政帮扶企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唐昌凯】 11:46  第一个,抓政策完善。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政策安排,为了稳企业,稳就业,稳发展,市里面出台了增强版财政政策。比如对企业普遍反映的房屋租金问题,原定的对象是承租重庆市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微企业,我们将涉及范围更宽、覆盖面更广的个体工商户也一并纳入减免。又比如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贷款融资问题,我们把转贷应急费率降了一半,把担保贷款的担保费提高了补助比例。对有市场、有产品、有效益、发展前景好、信用纪录良好的中小微困难企业,我们还实施了贷款贴息。
【唐昌凯】 11:48  第二个,抓政策落实。政策落实得好不好,关键看政策的精准性高不高、操作性强不强。比如广受关注的中小微困难企业贴息政策,疫情初期就出台了政策,我们随即会同科技、经信等七个部门印发了实施细则,要求市级和区县上下联动,尽快把财政贴息资金拨付到企业。此外,为了让社会知晓政策、了解政策、享受政策,我们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传,在媒体上发布新闻,还走进“渝商微课”,把政策送进企业园区和活动现场,走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唐昌凯】 11:48  第三个,抓关键环节。比如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市的重点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差不多25%。受疫情影响,该产业出现了暂时性下滑,产业稳定发展面临挑战。为了保持电子信息产业的平稳发展,在财政支持政策方面,主要是分行业、分类别施策,完善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优化供应链保供、海外市场拓展、配套企业引进等扶持政策,形成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比如针对境外疫情持续蔓延扩散,国际航空运输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情况,为了保证全市重点企业运输需求,财政配合主管部门调整优化现有政策,支持稳定货运航班,新增包机航班、客机转货运航班,全力保障运输,解决了以笔电为主的制造业出口运力和运价问题。
【重庆电视台记者】 11:49  “六稳”“六保”,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请问,重庆财政在这方面采取了哪些办法来落实“六稳”、做好“六保”?
【李庆】 11:54  落实“六保”任务,是今年做好“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安排,今年以来,财政部门积极作为,会同相关方面精准施策,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的压力,对冲了企业经营的困难,对冲了基层“三保”的压力,对冲了疫情减收的影响。
【李庆】 11:54  具体来讲,第一,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保居民就业。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不折不扣落实稳岗返还、社保降费等政策,引导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突出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就业,多渠道搭建平台,促进就业创业。上半年,全市直接用于促进就业方面的资金达到了32亿元。
【李庆】 11:54  第二,稳步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保基本民生。总体上,继续保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左右用于民生。脱贫攻坚方面,市级财政资金全年安排增长了20%,正在抓紧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资金上的衔接。养老方面,正在着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救助方面,加大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救助。上半年,仅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市级财政就安排支出了5.1亿。另外,防汛救灾方面,目前市级财政已经安排了2.4亿,没有因为资金保障不到位而影响防汛救灾。
【李庆】 11:54  第三,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纾困发展,保市场主体。不折不扣落细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更有力度的助企纾困政策,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位,该帮的帮到位。上半年,全市减税降费230多亿元,及时兑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20条”和“复工复产4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
【李庆】 11:56  第四,切实加大对区县财力的支持力度,保基层运转。通过统筹中央直达资金、压减本级支出腾出的财力等办法,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兜牢基层运转的底线。截至目前,已经下达区县转移支付资金1403亿元,重点向贫困区县、民族区县和重点生态保护区县进行了倾斜。另外,在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等方面,财政也有成体系的政策支撑和政策储备,谢谢。
【新华网记者】 11:56  中央要求,2万亿元新增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请介绍一下重庆落实情况,特别是怎么样管好用好?
【王银川】 11:56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整个直达资金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分配到了区县,区县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落实到了具体项目。在快拨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严管,通过中央统一的资金监管系统,对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具体流向实行全方位的监管,并且实行定期报告、定期通报,督促区县把直达资金按计划落实。在快拨和严管的基础上,还要想办法用好,目前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到相关区县调研,实地了解资金的使用、分配、监管和实效,对发现的问题,将及时予以纠正,确保直达资金切实发挥效益。
【重庆之声记者】 12:00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巩固拓展减税降费成效,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以来面上的政策,以及重庆落地落实的成效?
【唐昌凯】 12:01  减税降费,直接惠企利民,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大举措。去年中央实施较大规模减税降费,该制度性安排今年继续实施。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今年国家新实施了系列减税降费政策。从我市落实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减税降费230多亿元,力度大,效果好。
【唐昌凯】 12:02  减税方面。主要有5项政策:一是对参加疫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按政府规定标准取得的临时性工作补助和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二是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三是对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组织进口的直接用于疫情防控物资免征关税;四是将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由3%调整为1%;五是在地方权限范围内,出台对中小困难企业可以申请3个月的房产税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减免政策。
【唐昌凯】 12:03  降费方面。一是阶段性减免社保费。对大型企业减半征5个月,对中小微企业免征11个月。二是在去年底实现市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的基础上,先后对13项收费基金进行调整。
【唐昌凯】 12:04  前不久,市财政会同市税务部门走访了部分企业,总体来看,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得比较好,企业的经营成本降了下来,发展的信心也升了起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点需要解决,一些堵点需要打通。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细化政策执行口径。二是加强监管督查,严禁违规征收税费,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三是强化政策宣传解读,提高纳税人和缴费人政策知晓度,让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增强获得感。
【唐昌凯】 12:04  减税降费,放水养鱼。在当前应对疫情冲击、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唯有实施好减税降费政策,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才能为发展提供更多“血液”和动力。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把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好。谢谢。
【徐祖国】 12:05  谢谢唐处长,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为止。
今天我们的发布会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请了市财政局的李局长和三位处长来向我们的媒体记者朋友介绍上半年财政收支的相关情况,并和记者朋友作了非常深入的沟通,一共回答了记者朋友七个问题。应该说信息量比较大,总体来讲,我们今天发布会给记者朋友重点释放两个方面的信息。第一就是2020年上半年我市财政收支的一个基本情况,相当于给大家报了一笔帐。第二个信息是刚才李局长在发布情况的时候给大家介绍的十个字:开源、节流、保重、增效、风控,这也是我们今天发布会想向记者朋友介绍的我们财政在落实相关政策的五个关键词。希望我们的媒体朋友准确地把握我们今天发布会的一些主要的内容。
【徐祖国】 12:06  最后,非常感谢出席今天发布会的4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