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政策供给、严格资金管理,致力解决困难群众“吃”“穿”和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问题,在充足的资金“弹药”补给下,全市“两不愁三保障”5155个问题已全部销号。从去年到今年一季度,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60亿元。
兜底保障吃穿“两不愁”
吃得饱、穿得暖,是每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对于贫困人口更是如此。经过持续多年的扶贫,老百姓的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转向吃穿不愁,但“吃”和“穿”的质量是需要不断提高的。
保障贫困人口“两不愁”,历来是重庆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去年市财政拿出11.5亿元,通过发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制度的兜底作用,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实施综合保障,守住其基本生活底线,全市23.05万农村低保对象,1.2万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贫困人口有了更稳定和高质量的“吃”与“穿”。
据了解,重庆已经连续10年提高城乡低保等社会救助补助标准,兜底保障的能力不断增强、水平不断提高。去年,全市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已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40元和754元,城乡低保的标准差已缩小到1:0.76。
与此同时,把发展长效扶贫产业、促进贫困人口就业、稳定增加收入作为解决“两不愁”问题的关键,既支持“坐地生财”,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产品收购、股权分红等方式,完善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又支持“外出掏金”,特别是最近结合复工复产需要,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专门拿出一部分,对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补助一定的交通费和生活费。
精准定向发力“三保障”
相对于“两不愁”,“三保障”的难度较大。重庆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探索补齐“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短板长效机制。
在学有所教,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义务教育保障方面,重庆对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去年资助122万人次13.5亿元,既补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又补助义务教育农村学生营养餐,没有一个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
基本医疗保障方面,重庆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去年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通过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为贫困人口购买精准脱贫保险,结合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设立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保证了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及时诊治,得了大病重病,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安全保障方面,重庆既改危房,又迁新房。去年全市安排7.9亿元改造“四类家庭”C、D级危房3.93万户,易地搬迁仅债券资金就筹集3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4%。为让贫困人口“住得好”,还拿出2.64亿元,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旧房因地制宜整治庭院、厕所、墙面、屋顶和门窗。
针对部分农户季节性缺水、供水设施管护压力大等问题,重庆2017年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去年全市财政投入的资金达到17.2亿元,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已经达到87.5%和80.5%,每年还安排专门资金,奖补区县建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长效机制,让更多村民喝上放心水。
政策和资金是足够的
按此前公开的数据,今年重庆用于脱贫攻坚的财政专项资金总额大数是60亿元,其中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1亿元。据了解,一季度已拨了13.7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
“确保贫困人口基本的生存需要和部分发展需要,是公共财政的题中之义。”有关专家说,脱贫攻坚有钱投入重要!把钱用好更重要!唯有下足精准投入的“绣花”功夫,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才能用高质量使用财政资金有效推动高质量脱贫攻坚。
“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财政政策和资金是足够的,关键是要把政策用足、把资金用好。”市财政局人士表示,重庆已建起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全面汇集扶贫资金预算的安排和构成、分配和下达、资金支付以及项目的支出进度、绩效目标的执行等信息,全程监控每一笔扶贫资金的动向。
今年,重庆财政扶贫资金首要的投向便是精准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生活方面,将继续提高农村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义务教育方面,重点是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资助的精准性;基本医疗方面,主要是完善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个人缴费补贴政策;住房安全方面,目标是动态消除农村危房,完善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此外,还将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